日前,都香高速昭金段通车在即!
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A6合同段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乐红镇、梭山镇境内,穿过关溜村、红布村、黑石村三个峡谷自然村。线路全长8.5公里,桥隧占比93.9%。项目工程沿线悬崖峭壁、自然灾害频发、生态环境敏感、地质环境复杂,其中,最具挑战性的当属钱家坪特大桥和红崖山特长瓦斯隧道。
钱家坪大桥全长2.08公里,桥面距离地面高差170米,共设50跨,为全线最高主墩、最多墩群。大桥主墩跨过大冲沟,大部分墩位处于斜坡陡峭位置。项目团队采取旋挖钻注浆挤压工艺,成功克服主墩桩基塌孔缩孔问题;运用异步爬模新技术,主墩间形成流水作业;反复试验论证、优化砼配合比,确保机制砂与砼泵送管道工艺“匹配”,显著提升工效。如今,整座桥体如同35层的超高层建筑,巍然屹立于陡坡绝壁,犹如“空中苍龙”穿梭山谷。
红崖山隧道全长5.9公里,属于双幅分离式隧道。山体洞口处于悬崖峭壁腹部,水系发达、溶腔溶洞、围岩不稳,堪称“地质博物馆”。施工中,陡崖中挖凿便道、“铁律”标准应对瓦斯突出、采取“注堵+引排”止水措施、运用CD工法、围岩钻孔与喷水等,成功穿越了3647米的煤层瓦斯区段、1200米的高地应力段、200米的断层破碎带等复杂地质。
五年来,项目团队扎守深山峡谷,充分发扬“三航奋勇争先锋”的精神,狠抓安全、创新增效、建强堡垒,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。
挑战乌蒙山 勇闯险崖关
V型峡谷,山高、坡陡、路弯是一道道“拦路虎”。项目团队为突破前期无路进山困局,临崖徒步、多轮踏勘、线路比选,使用小挖机在百米绝壁上“绣”路,用时11个月,“绣”出了19.1公里的“Z”字形施工便道;通过分析地质层面结构及分布特征,以及桥梁桩位岩面平整度、倾斜角度变动差异,采取旋挖法工法,使桩基成孔时间较计划工期缩短了25天;8个掌子面相继开工,成功穿越山体,左右洞、斜井洞掘进长度累计达12公里。
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
项目共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,涉及隧道洞身开挖、洞身初期支护工艺、隧道进出口洞口工法、桥墩盖梁支架等新技术。其中,一种有限空间桥墩群空心高墩异步液压爬模施工方法达到国内领先、国际先进水平,桥梁群墩间形成流水作业,减少对垂直运输设备的依赖,解决了高墩施工作业平台简陋的问题,又强化了质量安全管控,提高了施工效率。项目推广新技术、新工法,荣获“科技创新集体”称号。
织密防护网 “铁律”控安全
项目以“铁律管制、铁心督查、铁腕处罚”的原则实行安全管控。项目团队结合地质状况,定期组织地震、瓦斯超限等逃生应急演练,确保了“个个会应急”;加大通风、瓦斯监测系统投入,应对瓦斯突出,出台了6套专项方案;隧道布置“五大系统”,并按时检查,确保监控报警正常运转;强化地质超前钻探和预报,人工和自动瓦检相配合,24小时不间断监测,按照“铁律”,执行门禁、通风、瓦检等制度。
建强支部堡垒 凝聚攻坚合力
项目党支部从施工热点、难点和薄弱环节作为抓手,成立党员先锋队,划好党员责任区、设立“党员安全质量监督岗”。党员们到凶险工点驻守,积极化解困难;主动深入村民中,宣贯征拆政策、排除矛盾隐患;攻克隧道涌水、冲锋在前。支部设计形式多样的实效方案,开展劳动竞赛等20多项主题活动,团结带领全体员工扎守峡谷峭壁、勇闯山崖。
给舞台、给岗位、给机会,包分项、包责任,是党支部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的举措,从安全、质量、生态保护等全方面入手,以“一岗五责+”作为培养模式,落实“双导师带徒”、轮岗锻炼等制度,支持肯钻研、敢创新的青年职工到重要岗位,并开展“都香大课堂”“牛栏江夜话”,确保员工素质提升达标。
五年磨一剑,砥砺终成辉。如今,这条衔接云、贵、川三省的重要大通道,正穿梭于牛栏江畔的乌蒙崇山峻岭间,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。